迪奥与日本:

恒久挚爱,赋新再绎

迪奥与日本之间的不解之缘,源于双方对传统与前卫的共同理念。自童年起,克里斯汀·迪奥先生(CHRISTIAN DIOR)先生便对这个国家无限憧憬。迪奥先生亦因此成为首批影响日本时尚的欧洲时装设计师之一。撰文:露西·亚历山大(LUCIE ALEXANDRE)。

000_97E6W6

© INTERCONTINENTALE/AFP

仿日本版画风格的巨型画作装点着整座楼梯。这些模仿喜多川歌麿和葛饰北斋的作品勾勒出属于我的西斯廷教堂。我常常驻足沉醉,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在回忆录中,克里斯汀·迪奥先生便是如此描述他位于诺曼底格兰维尔崖边的Les Rhumbs庄园一楼。这些画作展现出的艺术美感与精妙技法令他沉醉,画中洋溢异域风情的山水花鸟、亭台楼榭更令他深深着迷,对日本底蕴深厚的群岛文化心驰神往。

一季又一季,日本成为克里斯汀·迪奥先生不竭的灵感之源。一九五二秋冬系列克里斯汀·迪奥-纽约中,他将一款礼服命名为东京Tokio)。次年推出的一九五三春夏高级订制系列中,他设计了一套名为日本花园Jardin Japonais)的套装,饰以重复出现的栖樱之鸟图案。一九五四年,他选用京都著名的龙村织物工坊(Tatsumura)生产的织锦缎,打造了喜多川歌麿Outamaro)套装。

作为富有远见的设计师,迪奥先生深谙将品牌拓展至法国以外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开辟英美市场后,他凭借双方对卓越品质的共同追求以及对细节的敏锐洞察,迅速与日本建立起独特联系。一九五三年,他成为首位在日本发布作品系列的西方时装设计师,并与大丸百货(Daimaru)和佳丽宝(Kanebo)建立重要合作。随后,他授权这些公司采用蒙田大道三十号提供的图样打造时装,并为钟爱迪奥风格的日本女性改良设计,使其既尊重传统,又极具现代风范。这一大师级的合作,令迪奥先生得以充分展现他对素以非凡工艺著称的日本织品的钟爱。

同年十一月,迪奥一九五三秋冬系列在东京、大阪、京都与名古屋举办发布秀,开创了时装屋在日本发布新系列的先河。自此,迪奥在日本收获了一批重要客户的坚定支持,而这些客户也成为了品牌的忠实挚友和宣传大使。

一九五八年,迪奥与日本的联系愈发深厚,品牌为明仁皇太子(Crown Prince Akihito)的未婚妻美智子王妃(Princess Michiko)设计了三套礼服。一九五九年四月十日,美智子王妃身着迪奥礼服在民事婚礼大典上亮相。六年后,马克·博昂(Marc Bohan)再度将视线转向东京与大阪,在此举办迪奥一九六四秋冬系列发布秀。这份恒久不渝的热爱在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的设计中得到升华。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歌剧《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的故事背景设于日本长崎,约翰·加里亚诺从该歌剧中汲取灵感,呈献迪奥二零零七春夏高级订制系列。樱花枝叶交错掩映间,粉红色透明丝质刺绣套装以精致褶裥演绎折纸艺术,亚麻外套缀饰迷人印花,呼应葛饰北斋(Hokusai)的名作《神奈川冲浪里》(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莲花、飞鸟、蜻蜓与睡莲,在刺绣繁复精美的和服、半身裙与华美修身礼服中翩然映现。

迪奥二零一七春夏高级订制系列延续了这一丰沛创想,于巴黎首发数周后登陆东京。玛丽亚·嘉茜娅·蔻丽(Maria Grazia Chiuri)为此特别创作了九款全新造型,以现代风格重新诠释迪奥于一九五三年推出的日本花园礼服。二零一八年,迪奥男装艺术总监金·琼斯(Kim Jones)于东京电讯中心大厦(Telecom Center Building)中庭举办迪奥二零一九早秋系列发布秀——品牌历史上首个早秋系列发布秀,并与日本艺术家空山基(Hajime Sorayama)联袂合作,续写迪奥与日本的深厚情谊。

27_DELEGATION_JAP_1955_001

© ASSOCIATION WILLY MAYWALD摄影协会/图像及造型艺术作者协会(ADAGP),巴黎,二零二五年

克里斯汀·迪奥先生对日本的热爱亦流淌于香氛世界之中。一九四九年,他邀请勒内·格鲁瓦(René Gruau)为迪奥小姐香水广告绘制插图。这位艺术家从日本版画中汲取灵感,为这款香水创作了一系列海报。迪奥香氛世家典藏系列的多款香氛亦从日本植物中采撷灵感,迪奥落樱轻舞香水萦绕馥郁樱花芳息,迪奥歌舞玫姬香水则以细腻香调致敬日本传统剧场的宜人氛围。

迪奥更精心策划一系列文化盛事,彰显品牌对日本的恒久挚爱。一九九九年,迪奥于神户时尚美术馆(Kobe Fashion Museum)举办日本首个品牌展约翰·加里亚诺和安藤忠雄的世界The World of John Galliano & Tadao Ando),布景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操刀设计。二零一二年,迪奥在东京呈献Lady Dior我之所见Lady Dior As Seen By)巡回展。

二零一六年,迪奥推出“Dior Lady Art”艺术家限量合作系列,邀请日本艺术家荒神明香(Haruka Kojin)、名和晃平(Kohei Nawa)、井田幸昌(Yukimasa Ida)、大庭大介(Daisuke Ohba)及森万里子(Mariko Mori)自由挥洒创意,赋予经典手袋无限蜕变可能,由此进一步加深品牌与日本的密切联结。迪奥又于二零二二年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Mo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举办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Chri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回顾展,礼赞品牌与日本的真挚友谊。此前,该展览曾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大获成功。这场规模空前的活动由策展人弗洛伦斯·穆勒(Florence Müller)精心策划,并由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Agency)纽约分所的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倾力打造视觉叙事,向日本文化致敬。

仿日本版画风格的巨型画作装点着整座楼梯。这些模仿喜多川歌麿和葛饰北斋的作品勾勒出属于我的西斯廷教堂。我常常驻足沉醉,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 克里斯汀·迪奥

Japon 1

© 迪奥典藏系列,巴黎

*此长期合作始于二零二三年安娜-索菲·皮克主理的首家迪奥咖啡馆在日本大阪湾中心的关西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的开幕。

该展览以克里斯汀·迪奥先生与日本群岛文化的动人对话为主题,引领观众穿梭于展厅之间,欣赏信件、设计手稿等此前未曾公开的品牌典藏档案,以及曾在日本各大城市发布秀上亮相的迪奥作品。摄影师高木由利子(Yuriko Takagi)的诗意影像亦陈列其间,记录了迪奥历任创意总监的经典之作。此次展览的目录图片正是由其掌镜拍摄。艺术家柴田由美(Ayumi Shibata)以纸艺作品构筑一座梦幻花园,诠释日本美学与迪奥风格的多重共鸣,将克里斯汀·迪奥先生对大自然的毕生挚爱化作沉浸式体验,邀请来宾在其中徜徉片刻。

二零二四年六月,迪奥于东京六本木博物馆(Roppongi Museum)挚献迪奥小姐香水故事Miss Dior, Stories of a Miss)展览,带领观众踏上溯源经典香氛的美妙沉浸之旅。二零二二年,迪奥银座精品店焕新启幕,为这段双向奔赴的情谊揭开崭新篇章。二零二四年十二月,这座传奇精品店增设了迪奥咖啡馆,由米其林三星级主厨安娜-索菲·皮克(Anne-Sophie Pic*主理,以全新菜单重释迪奥的悠久传承。

本季,迪奥二零二五秋季系列发布秀择址日本京都,由玛丽亚·嘉茜娅·蔻丽倾心挚献,于地标性建筑东寺(Toji)的庭园中优雅上演。迪奥亦借此契机再度践行对多元艺术形式的坚定承诺,为摄影家格拉西埃拉·伊图比德(Graciela Iturbide)参与京都国际摄影节(KYOTOGRAPHIE)的创作提供支持,在传统与未来的碰撞与交织中,谱写激动人心的崭新篇章。

DIOR_ADV_YH_160225_09_1391_CROP_R1

©高木由利子(YURIKO TAKAGI

JAPON_1963_ALBUM_2_009

© 迪奥典藏系列,巴黎

京都服饰文化研究财团(Kyoto Costume Institute)负责人深井晃子(Akiko Fukai)讲述迪奥与日本的不解情缘

《迪奥杂志》:您能谈谈京都服饰文化研究财团珍藏的迪奥作品吗?这些作品如何诠释迪奥先生对日本的恒久挚爱?

深井晃子:克里斯汀·迪奥先生于一九四七秋冬系列中推出了一款以钴蓝色塔夫绸制成的长款大衣,这件作品现珍藏于京都服饰文化研究财团(KCI)。它流畅柔和的线条勾勒出窈窕优雅的风姿,宛若出自安东尼·华托(Antoine Watteau)的画作。已故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研究所(Costume Institute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策展人理查德·马丁(Richard Martin)曾将这件作品比作日本传统礼服打褂uchikake),该服饰通常在正式场合穿着在和服外。从迪奥先生后续发布的诸多设计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日本美学的影响力。

《迪奥杂志》:迪奥二零二五秋季系列中,玛丽亚·嘉茜娅·蔻丽探索了身体与服装之间的关系。在您看来,这种关系在西方与日本时装中是如何体现的?

深井晃子:日本和服以略微抽象的宽松廓形著称,这种设计能同时适配女性与男性的需求。正是这种独特性影响了西方服饰,使其摆脱传统束缚,转向更自由的服装造型,始终不变的是对优雅的追求。

000_97E6W6
27_DELEGATION_JAP_1955_001
Japon 1
DIOR_ADV_YH_160225_09_1391_CROP_R1
JAPON_1963_ALBUM_2_009
Intro 50 Image CTA